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
凌云寺在凌云山顶,被凌云九峰环抱,寺宇辉煌。因是大佛所在,所以又叫大佛寺。凌云寺创建于唐代,据史料记载早于大佛开凿之前,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。唐开元初年(公元713年)开凿佛像时,寺宇又有扩建。唐建凌云寺,毁于元顺帝战乱,明代进行了两次圈套修复,明末又经兵燹,大部分被毁。现存凌云寺是清康熙六年(公元1667年)重新修建的。以后又经多次修葺,尤其是建国以后不断维修,保存了现在面貌。 凌云寺是由天王殿、大雄殿、藏经楼组成的三重四合院建筑,丹墙碧瓦,绿树掩映。天王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,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宇的碑记。匾额“凌云寺”为清末著名书法家赵熙所题。殿内正中塑像为金玉弥勒坐像,重33吨,系采自名山之颠汉白玉雕刻而成。皤腹欢颜,俗称“大肚罗汉”。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,攒眉怒目,威武雄伟。天王殿后为韦驮龛,供奉木雕帖金的护法神韦驮。穿过天王殿,为清代建筑大雄宝殿。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(法身、应身、报身),造型优美,神态庄重。两旁分列十八罗汉,神形各异,栩栩如生。